目前,多地发热门诊出现爆满的情况,特别是在流感高发期和新冠疫情期间。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最新流感周报,2023年2月20日至26日,全国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是上周的四倍,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和流感样病例百分比均明显上升。
专家们呼吁,对于轻症患者,特别是没有出现发烧情况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购买相关药品,居家治疗,避免前往发热门诊排队。对于有发烧症状的患者,如果症状轻微,建议居家观察并使用对症药物。如果持续高热3天以上,或伴有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加重,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此外,专家还建议,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请勿拨打120热线,以免影响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通道。市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云端就诊”等方式,减少前往医院的次数,降低感染风险。
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强调,各级医院要开设发热门诊,具备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要发挥作用,以应对可能的疫情高峰。医院应通过技能培训和知识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技能,以应对可能到来的感染高峰。
面对发热门诊的爆满情况,市民应理性就医,轻症患者尽量居家自愈,避免增加医疗系统的负担。最近这天气,冷得让人直打哆嗦,这不,医院的发热门诊也跟着热闹起来。你瞧,那排成长龙的队伍,简直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过,别慌,专家们可是有话要说,轻症患者啊,能在家自愈的,就别急着往医院跑啦!
一、发热门诊:人山人海,一“诊”难求
冬天的脚步悄然而至,流感病毒也开始活跃起来。这不,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发热门诊的护士长蔡虹就告诉我们,从2024年12月下旬开始,病人就诊量一下子就高了。1月6日至12日这一周,其中一天就诊量甚至突破了270人,相当于平时的5倍!这可真是让人捏了一把冷汗。

二、专家呼吁:轻症居家,不必跟风囤药
面对这样的情况,专家们可是有话要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主任殷勇就表示,近期,儿科发热门诊、急诊很多患者都是甲型流感患者,主要表现以高热为主,部分患者后期伴有咳嗽、咽痛。不过,绝大部分都是轻症,通过一些抗流感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这些孩子在1-2天就能够恢复正常。
蔡虹护士长也提醒我们,对于流感的治疗,建议在医生检查及指导下选择恰当的药物和方法,不应自己盲目用药,也不必跟风囤药。毕竟,药物这东西,用对了是良药,用错了可就是毒药了。
三、预防流感:从生活习惯做起
那么,如何预防流感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陆城华给出了几个小建议。他说,流感高发期间,特别要重视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含锌量高的食物,包括新鲜的蔬果、肉类、鱼类、蛋类等。同时,每周进行规律适量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可选择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也可以结合力量训练。保持充足睡眠也不可少,应该避免熬夜,保证每天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此外,我们还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接触公共物品后、外出归来后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七步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其实都是预防流感的重要环节。
四、流感疫苗:经济有效的预防手段
当然,预防流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接种流感疫苗。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张弘告诉我们,接种流感疫苗是经济、有效的预防手段。接种流感疫苗后,抗体保护水平一般可维持6个月左右,疫苗保护力随着时间延长而减弱,而且由于流感病毒容易变异,每年流行的毒株不尽相同,所以建议6月龄以上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每年都接种流感疫苗。
五、:理性对待,科学预防
面对流感高发期,我们要理性对待,科学预防。轻症患者在家自愈,不必跟风囤药;重视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保护自己和家人。这样,我们才能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冬天。别忘了,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了整个家庭哦!